產品名稱: 指紋識別器部分
單位重量(克):0.1/0.17
尺寸(毫米):15.61×1.6×0.9/12.93×1.6×1.49
材質:不銹鋼粉末
應用:指紋識別設備
組件類型:結構零件
澆道、流道和澆口
進入模腔的流道由澆道、流道和澆口組成。成型機噴嘴將自身固定到模具的澆道襯套中,將熔融原料輸送到型腔中。在模具設計中,MIM 成型商試圖盡可能減少廢物的產生。這意味著澆口直徑和流道應盡可能小和短,但需要足夠大以完全填充型腔。在許多 MIM 操作中,主流道都是錐形的,典型直徑接近 6 毫米,錐度為 5 度。當模具打開頂出時,澆道被頂出并回收。為了更快地生產和減少回料,澆口和/或流道可以保持熱以避免重新加熱和回收這部分原料。此選項稱為熱流道系統(tǒng)或熱澆口。
澆道從成型噴嘴通向流道,然后流道將熔體通過澆口導入模具型腔。小流道允許緩慢填充,因此需要大流道,典型直徑為 3 至 6 毫米。當然,大流道意味著進入零件型腔的注射量相對較少。圓形流道設計是理想的,因為這可以減少填充過程中的摩擦和熱損失,但其他設計的構造成本較低。多型腔模具需要平衡設計,以便每個型腔的原料流動長度相同。
MIM 澆道和流道可以研磨和重新成型。金屬粉末實際上不受成型周期的影響,無論如何塑料最終都會被去除/破壞。
流道末端是通向模腔的澆口。澆口在零件上留下表面瑕疵。它很小,設計用于在零件、流道或澆道凍結之前凍結。這可以保持型腔填充,以避免冷卻過程中出現(xiàn)縮痕(凹陷表面)。澆口凍結壓力過大會導致粘在模具中。澆口最好位于元件的厚部分。這減少了熱量損失和過早凍結,并降低了模具填充所需的壓力。
澆口尺寸由填充速度和元件厚度決定,是 MIM 工具設計師的專業(yè)領域。通常澆口小于部件壁厚。但澆口太小會導致缺陷、工具磨損和填充不完全。小澆口也會導致粉末與粘合劑分離,這是一種外觀缺陷。
澆口布置考慮如何盡量減少熔接線。當原料分裂并在柱子或其他特征周圍流動后重新結合時,就會形成熔接線。如果成型條件使得原料是溫暖的,那么熔合線就會愈合。或者,如果原料冷卻,則會形成熔接線缺陷。計算機模擬(模流分析)通過建議不同的成型參數(shù)或不同的澆口位置來幫助避免這些困難。